《中國近現代史綱要》教研室:深化改革,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
近年來,馬克思主義學院《中國近現代史綱要》教研室順應時代發展要求、對標學?!半p一流”建設,積極構建運轉高效、結構合理的新的基層教學組織體系,在示范課程建設、創新人才培養、教學改革推進、教學團隊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。
以“金課”標準全面深化課程改革
2019年《中國近現代史綱要》被評定為四川省“省級思政課示范課程”,這是教研室聚焦發展,深化改革,創新課程建設的成果。教研室堅持集體備課,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“備理論”“備學生”“備熱點”“備方法”,遵循教學規律,貼近學生實際,使黨的理論創新最新成果有計劃、分專題地進入課堂,根植于大學生思想深處。教研室努力打造“金課”師資團隊,強化教師隊伍建設,構建“立交橋”式培養體系,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,增強思政課堂吸引力。教研室全面推進教學改革,提升思政課堂實效性。堅持課堂回應現實,結合大學生思想實際,深化“問題解析式”教學方法改革;堅持課堂話語體系創新,讓基本原理變成生動道理,讓根本方法變成管用辦法,增強理論回應時代問題的能力;堅持課堂運用信息技術理念,進行“微課程”教學嘗試,探索了基于問題解析的線上線下連接式教學模式。
構建多元化的教學團隊體系
教學團隊始終是基層教學組織的核心單元?!吨袊F代史綱要》教研室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,以問題為導向,以課程體系、培養模式、教學改革等環節為切入點,創新了教學團隊組建模式,構建了多元化的教學團隊體系。一方面,充分發揮了每位教師的特長,促進不同學科專業背景的教師相互交流融合,有效地調動教師在課程教學、教學改革等方面的積極性,從而在促進教師教學技能和水平提高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。另一方面,使課程的教學環節與實踐應用環節緊密結合起來,在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同時,促進了課程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。
深入完善教研室管理機制
《中國近現代史綱要》教研室堅持以教師發展為核心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、以教學科研為導向的基本原則,不斷推進教研室建設的新發展。以教師發展為核心,一方面明確教師職業素養提升的制度保證,促進教師的個人發展和健康成長;另一方面積極宣揚和構建良好的文化氛圍,倡導互幫互助和積極交流的團隊氛圍,使每一名教師獲得職業的歸屬感,為教研室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。以制度建設為主線,即在校院兩級制度的保障下,積極健全教研室各項制度,提升制度本身的規范性,提高教研室制度的公信力和權威性,促進教研室管理的制度化、規范化、程序化。以科研教學為導向,強調教學及科研的價值目標導向,在行為工作、組織目標和成果評估時著重考慮教學及科研的影響因素及權重,使已明確且規定的教學科研核心價值目標細化至工作實處。
(文/馬飛 編輯/王其奇)